有人说为母则刚
可能他们不知道
为人母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
甚至有些根本说不出口的“尴尬”
“产后尿失禁又称为压力性尿失禁,这主要是由于产后导致盆底肌肉群受损,从而引起尿道闭合压力不足。患者在打喷嚏咳嗽或者做运动,导致腹腔内压力升高的时候,就有尿液不由自主地从尿道口流出。
妈妈不是超人,像这样的疾病,我们不需要隐瞒,而是需要尽快去治疗。
生完孩子后,
为什么会开始漏尿?
产后尿失禁一般是由于怀孕期间,盆底长期受压导致盆底肌肉疲劳、阴道松弛以及盆底脏器脱垂导致。可以通过早期的干预,进行盆底的康复理疗。
不管是剖宫产还是顺产,妊娠(因为孕期子宫增大会不断压迫盆底组织)和分娩过程都会造成盆底神经、肌肉和结缔组织被压迫、拉伸和撕裂,从而导致盆底的损伤,继而引发漏尿、阴道松弛、阴道壁膨出、子宫脱垂等情况。
如何判断自己的盆底肌情况?
你可以在排尿排一半的时候,试试中途暂停,如果能很轻易、快速地做到止尿,就说明你的这部分肌肉弹性良好,但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,暂停时仍有尿液流出,则说明恢复不佳,这时就要注意做修复盆底肌的运动了,或者到医院做盆底肌康复治疗。
另外,产后42天复查的时候,如果身体确实存在一些漏尿等症状,妈妈们可以去做一下盆底肌检查,进一步评估盆底肌的恢复情况。
产后漏尿的三种类型
1.轻微症状——压力性漏尿
压力性漏尿的情况会比较普遍,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会出现产后压力性漏尿。
压力性漏尿指的是腹部压力突然增加,比如咳嗽,大笑,打喷嚏或者发生说话,突然间的腹部压力增大,都会造成漏尿。
2.严重漏尿——急迫性尿失禁
一有尿意就容易忍不住,只要膀胱有一点点尿意就想上厕所,来不及就会尿在裤子上。这样的情况多是膀胱功能出现损伤。
3.特别严重——满溢性尿失禁
满溢性漏尿指的是膀胱已经胀满,但是患者感觉不到尿意,也就是缺乏尿意,这样的情况多是膀胱功能异常有关。
针对漏尿情况,该如何治疗?
治疗上可以做盆底肌肉群训练,比如做缩肛运动,加强盆底肌肉群功能,从而导致尿道闭合压力升高,这样能够改善患者漏尿的现象。
1.传统的非手术疗法——凯格尔运动
用力快速缩紧肛门,保持3-5秒,快速放松,维持5-10秒;再收缩、放松,如此反复;收缩保持时间逐渐延长至5-10秒。
2.盆底肌肉康复器——阴道哑铃
半仰卧位,缓慢将阴道哑铃头部放入阴道,头部尾端距阴道口2cm左右,收缩盆底肌肉,感觉到康复器上升,表明位置放置正确。尽可能保持康复器不脱落,维持15分钟左右。
3.盆底康复治疗——电刺激治疗
盆底电刺激疗法,广泛运用于医院的产后门诊,通过放置于阴道、直肠或皮肤表面的电极给予不同强度的低频电流,刺激阴部神经、盆腔神经及肌肉,从而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强度和弹性。
免责声明:文章部分内容、配图整理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果侵犯相关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核实后,将立即删除。